已发布(更改) 自古爱才 贡创未来——2023年自贡知名高校秋招行人才主题日走进浙江大学专场推介招聘活动
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室 2023-10-30  14:30 发布时间:2023-10-20 18:06:12 点击数量:1531

单位信息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机关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四川省自贡市市辖区

招聘公告(简章)




“你来 更有味”——2023年自贡知名高校秋招行人才主题日走进浙江大学专场推介招聘活动

  一、自贡市简介

  自贡市具有2000年的盐业历史,自贡市的名字也是因盐而得名的。举凡这里的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市政,以及城市的职业构成、社会意识、政治风云、生活方式等,无不深刻地打上盐业经济的烙印,是盐塑造了自贡这座城市。自贡盐业生产起源于东汉章帝年间,素有“千年盐都”美称,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的中心和最大的手工工场,自贡也因盐业的鼎盛“富庶甲于蜀中”,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

  如今,自贡已成为一个拥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并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同时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级园林城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二、主(承)办单位

本次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主办,自贡高新区党工委具体承办。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23年10月30日下午14:30,紫金港校区-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室

四、现场招聘单位及提供岗位情况

自贡市25家企事业单位,其中企业9家、事业单位16家。

五、活动形式

现场推介会+现场双选会

           自贡市2023-2024年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详见附件



附件:自贡市2023-2024年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xlsx





企业简介

【位置】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自贡高新区”或“高新区”)地处自贡市中心南侧,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49″~105°16′11″之间。隔釜溪河与老城区相望,东南与沿滩区,东北、西南与自流井区,西与大安区相邻。
【面积】  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经过多次调整。1992年5月,高新区成立,起步区红旗乡,规划面积6.42平方公里。1995年12月,调整为10平方公里。2002年7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将高新区区域面积向南扩展10平方公里左右,达到20平方公里。2005年5月,市政府批准板仓工业园区起步区10平方公里,高新区规划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将高新区规划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其中板仓工业园区4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20平方公里。2011年,规划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分为四大功能区:科技创新区10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区40平方公里、宜居生活区30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20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托管面积65.3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4.15平方公里,未开发面积31.24平方公里。
【人口】  2017年末,迁入人口增长,实有人口21.88万人。户籍人口18.03万人,比上年增长2.8%,男性8.62万人,女性9.41万人。城市人口18.03万人,占100%。少数民族955人。
【设置沿革】  自贡高新区于1992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 9月,四川省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4年6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安区红旗乡从7月1日起纳入高新区管委会统一领导和管理。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告确认自贡高新区为省级开发区,更名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7年3月,板仓工业园区移交高新区管委会管理。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自贡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12月1日起,自流井区高峰乡移交高新区管委会管理。
【自然环境与资源】  系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属背斜构造低丘地带,地表山露多为砂岩和页岩,土壤多为紫色,肥力中等,磷、钾含量较高,酸碱度呈中性略偏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主要文化旅游资源有一对山、妙观寺、玉川公祠、南湖公园、汇东公园、釜溪河复合绿道公园(简称“釜溪河绿道”)、狮子山公园、卧龙湖。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7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8%,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服务业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10.4%,增速全市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速全市排名第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36542元,比上年增长9.0%,全区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未经同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引用与转载本网站任何信息
技术支持: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Ver V5.10.60

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