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高校科研院所暨浙大校地科创平台专场双选会
紫金港校区尧坤楼二楼招聘大厅 2025-04-25 13:30 ~2025-04-25 16:30 发布时间:2025-04-24 15:03:16 点击数量:4836

单位信息

皖南医学院

高等教育单位教育500人以上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招聘信息

教学科研

12000以上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全职 博士

收藏

职位描述

皖南医学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预公告

 

皖南医学院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省属高等本科院校,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大城市,G60科创走廊重要城市,经济总量居安徽省第二位。

学校建于1958年,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目前为安徽省重点支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科建设方面,实施“1+3+1”学科建设规划,以省高峰学科临床医学为引领,推进省高峰培育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协同,强化特色学科法医学攻坚,促进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现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2个,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中医痹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等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28个。有省级科研平台1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专业建设方面,有本科专业32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个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有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有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类课程、省级智慧课堂148门。

学生培养方面,具有硕士、学士教育两个层次,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12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4人次,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5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江淮名医等97人,省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等71人。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辑复了经典名著《唐?新修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学说”提出者、我校遗体捐献第一人的汪桐教授

附属医院方面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26所。

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年,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近年,依托南院区建设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依托北院区建设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院本部皖南急救医学中心(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护基地皖南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一院两区”双翼齐飞新格局,医院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直属附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获国家级爱婴医院、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爱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十佳创新单位等称号。

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人才聚力行动,现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意邀请,邀请您到芜湖来,邀请您到皖医来,邀请您来共同谱写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篇章!

 

一、招聘条件

(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敬业乐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无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无违规违纪行为及其他不良行为记录。

(二)专业及学历学位条件(以毕业证和学位证为准)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国家认可的香港、澳门、台湾或国外大学相近专业也可应聘,在2025年底前须取得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留学归国人员须提供经教育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发展潜力,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年龄原则上40周岁以下,其他具有高级职称人才的年龄按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五)身心健康,符合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标准,能胜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需要。

二、人才待遇

学校和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为全职引进的人才提供充足支持,欢迎应聘者联系咨询相关政策详情!

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等情况,确定2025年度A档专业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其余为B档专业。具体待遇由双方按照人才水平和首聘期工作目标任务等协商确定。特别优秀人才、人才团队及特殊情况实行“一人一议”、“一事一策”。协助引进的人才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优先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五类及以上和A档专业人才配偶工作。

三、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发送应聘申请、个人简历(需含从大学开始且时间不间断的详细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资格及聘任证书、个人代表性学术成果、重要获奖证书等材料扫描件,以“应聘学院-学历-姓名”如“药学院-博士-王华”命名,作为“主”发送到相关二级单位邮箱(具体见附件)。我校全年招聘高层次人才,欢迎联系、咨询、投递简历!

四、招聘计划

校本部2025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见附件,招聘计划与正式公告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为准。应聘人才考核具体安排将由各二级单位另行通知。若有不明确之处,可与校人事处、各二级单位联系。第一、二附属医院预公告及岗位详见第一、二附属医院网站。

五、联系方式

1.校本部: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区文昌西路22号

邮编:241002

联系部门:皖南医学院人事处或相关二级单位

联系人:罗老师或各相关二级单位招聘联系人

联系电话:0553-3932987

网址:http://www.wnmc.edu.cn/

2.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路2号

邮编:241001

联系部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人事科

联系人:徐老师、汪老师

联系电话:0553-5739263

网址:http://www.yjsyy.com/

3.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康复路123号

邮编:241000

联系部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刘老师、禹老师

联系电话:0553-2872170

网址:http://www.wy2fy.com/

 

附件:皖南医学院(本部)2025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

 

皖南医学院人事处

2025年1月26日

企业简介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芜湖,简称”,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26.6余亩,各类建筑37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

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本科教育设有临床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影像医学、药学等24个专业(其中法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护理、药学2个专科专业,涉及医、理、工、管、经、法六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基本涵盖了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学科。现有各类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约9000人。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682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先后有15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全省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5人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省第三周期临床医学各类重点学科9个、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3个和重点培育专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近年来,我校与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交流,形成了对外交流的新格局。

设夜大学及成人教育学院各1所,并依托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现有临床(护理)学院9所、实践教学基地131所,其中直属附院2所、非直属附院6所。第一直属附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年,由美国美以美基督教会创办,是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2300余张,年门诊量168万人次,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弋矶山医院是国内最早从事护理学教育的单位之一,1926年该院主办的“怀让高级护士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正、副校长同时出任“中华看护学会”第八、第九届正、副会长。第二直属附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该院开放床位93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2015年3月,附属口腔医院获批立项建设,目前正在筹建之中。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我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他们当中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我校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办学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办学方向,在“精医、尚德、求实、自强”校训的基础上,凝炼出“科学、创新、仁爱、济世”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靠前位置,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优良办学传统,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的发展导向,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引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谱写皖南医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办公时间(节假日除外)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联系地址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学生服务中心(尧坤楼)2楼

联系方式

就业招聘相关:电话:0571-87951475,邮箱:zjucareer@126.com

就业指导相关:电话:0571-87952717,邮箱:jy@zju.edu.cn

学生就业相关:电话:0571-87951536,邮箱:jy01@zju.edu.cn

浙大就业微信公众号

请稍候...